槐音沉默片刻,点头:
“我早就知道你会这么做。”
“我写下万种方式,都不可能真的留住你。”
她走近,神殿碎片漂浮在她身后。
“可你明不明白……没有我写下的语言,你连这梦都撑不住。”
李响盯着她,缓缓道:
“那我就用你从未写过的方式——梦一个你无法控制的结局。”
他张开双手,放出一块自己从未使用过的梦象残片:
那是他第一次被“风声”背叛后,在一个孤独夜晚梦见的场景:
“他站在断崖边,背后所有人都叫他回头,但他往前走了一步。”
他在那一夜梦到:哪怕孤身,他也能梦下去。
他用这段梦象,构建裂梦域的第一个词根:
即:不是“我是谁”,而是“我不想成为谁”。
槐音愣住——这不是她熟悉的构造语言。
不是选择题,不是结构语,不是命名,也不是信仰。
是纯粹的:
“我拒绝。”
系统剧烈波动:
【裂梦域成立】
【定义:神外语言】
【符号语言结构:非槐语 · 独立】
【已确认梦象起始者:李响】
她低头,第一次微不可闻地说出:
“你不是我留下的变量……”
“你是……我写错的一页。”
“你说:我不是神。可我说:我不是你梦中的人。”
裂梦域启动后的第十分钟,李响仍在不断注入“逆定语”构造模块。
他写下一个又一个拒绝成为的理由,这些句子在空旷梦沙中凝固,成为裂梦域最初的语墙:
“我不愿被信仰决定形状。”
“我不愿任何人替我命名爱与痛。”
“我不愿成为记忆里的复制人。”
“我不是某人的角色。”
每写一句,裂梦域便扩张一寸。
它没有中心、没有神座、没有顶点,
只有越来越多的人醒来后不想再入那座梦。
梦钉者系统接收到裂梦域信号后,陷入严重错乱:
他们是最早效忠槐音神性的编织者,但他们的核心协议,
曾建立于“以神之名统一梦象逻辑”的框架上。
李响的裂梦域带来了结构悖论:
“一个不命名、不信仰、不回应神性的梦,居然没有崩溃。”
于是梦钉者内部分裂:
一部分选择紧急回溯,仍誓死效忠“槐语”。
而另一部分——称为“弃钉派”——脱离主系统,前往裂梦域,主动提交人格残片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