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来一想,自己现在是海军,要不取个名字叫海军也行,但一看各大警备区家属院的孩子里面,叫海军的也不少,最后只能取个单名,叫周明。
扯远了,因为计划经济的原因,海军的后勤补给也出现了短缺,靠海吃海没错,但渔民可不是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了,而是组成了大队了。
总之呢,物资短缺是肯定的了,这还好,各大基地的情况还算好,但是一些海岛问题就很大了。
物资补给情况非常不稳定,经常不能按时运送,再加上交通不便等等,一直是各基地后勤部头疼的问题。
没办法,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周胜只能开展自主发展,自力更生,不能指望其他,自己得想办法解决。
随着海带养殖技术的推广,周胜也开始在海军内部展开,好歹能改善一下伙食不是,有总比没有强。
没成想,战士们太能干,取得了不小的进步,之前菜谱上经常见到海带的身影,为此,炊事员们以海带为原材料,做出了好几道菜谱呢。
而海岛方面就没那么好解决了,粮食容易解决,蔬菜问题就很难了,而且储存时间也不长,这年头土豆可是主食,不是菜谱。
于是,周胜打起了种菜的主意,凡是有淡水的海岛,周胜都下令驻守的部队尝试种植,后来发现岛上的土质不适合种菜,周胜下令,让各大舰队巡航的时候,想办法多运送一些泥土上岛。
总之,困难不怕,只要思想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,开动脑筋想办法,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。
失败了不少,但总结了经验教训后,总有成功的例子,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,提高勇气,这不,成绩有了,勇气从来不缺,都不用周胜督促,各舰队、水警基地自己就能解决。
可后勤干的再好有啥用,硬件不行就是不行,头发掉了不少,也没用。
好在,困难再多,也抵挡不住要发展的决心,问题是有,虽然多,但一点一点的解决,事情总能干成几件。
这不,仿造的军舰,还有各种中小型舰艇已经能够生产了,虽然产量是个问题,但总归是国产的不是。
再说了,别拿豆包不当干粮,咱们就是想买,人家我不卖给咱们啊,有总比没有强,就是工艺上比较粗糙。
咱们不富裕,那就只能想办法一点一点的攒家底,外国人不停的笑话我们,各种难听的话都有,但我们并不在意,一个劲的埋头苦干,一点一点的增强海军力量。
时间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过来,战争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,可实际上,战争从未远离,远的不说,就说东南沿海一带,国军的袭扰就没有停止过。
光凭借海军自己的力量,疏漏在所难免,于是,只能发动广大群众,打仗肯定不行,但是抓捕特务还是可以的。
国军对我们的特务渗透从来没停止过,经常玩一些声东击西的把戏,用军舰吸引我军的注意力,然后悄摸摸的派特务潜伏进来。
不过他们想的太简单,他们太小看渔民了,咱们的渔民扑鱼是一把好手,抓特务也非常在行,军舰他们打不了,抓几个想游过来的特务还是没问题,一网下去,根本就没地方跑。
喜欢影视剧回忆录请大家收藏:()影视剧回忆录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