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夫子,我的眼界确实太短浅了。”扶苏承认了自己的目光局限。
尹公怎会只关注表面的小问题……
其实,这个看似微小的问题,连始皇和吕相都束手无策。
如果废除斩首记功制度,军功晋升体系便会崩溃,军队实力下滑,军功爵位制度的根本也会动摇。
继续沿用此制,弊端同样严重,甚至更为糟糕。
大秦军队的形象可能会被视为残暴之师,意识形态上可能对中原百姓漠不关心,甚至违背统一国家的方针政策。
国尉屠雎等人就是明显的例子。
此外,古典军国主义选拔出的秦吏与官员会压榨百姓,等到百姓被逼反后,再以平叛立功。
再加上目前官员与秦吏在文武之间界限模糊。
在士农工商的划分中,士指的是没落贵族,拥有读书的资格。
秦军中许多基层和中层将领仍然由关中士族担任。
统一之后也是如此。
秦始皇推行郡县制,郡县官员及秦吏大多来自关中士族。
这些人既是征战的战士,也是治理各地的能人。
由于深受古典军国主义思想影响,他们在治理地方时手段严厉,对百姓毫无顾忌。
国家刚刚统一,问题重重。
尹尚笑着说道:“小儒生,不必灰心,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困难。
我们应勇往直前,以免问题留给后人。”
扶苏起身行礼:“夫子教诲,晚辈铭记于心!”
尹尚的话让扶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。
正如孟子所说,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。
回到正题,尹尚开始讲解军事制度改革:“以攻城为例,大秦先锋裨将手下有五名万人将。
根据他们的作战风格和战功,分配任务。
比如,让第一名万人将担任攻城前锋,第二名万人将负责策应。
其余三人则跟随先锋裨将坐镇中军,随时应对战场变化。”
大秦的基层军事制度由商鞅制定,尹尚认为扶苏已经了解,便直接通过实战推演来讲解改制细节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